低功耗智能穿戴解决方案 PCBA模块定制方案

  • 发布时间:2021-06-03 15:08:18

  • 浏览:469

智能发热服方案_202105181043582.jpg

心率统计的基本原理?
  

人类为什么对心率统计这种东西感兴趣?并且可穿戴设备制造商也以此为卖点做宣传,难道是看到自己每分钟心跳次数就会高潮?实际情况当然并非如此,心率数据可以反映的事情很多,比如睡眠情况、运动时所处状态,甚至内心的情绪波动。这是可穿戴设备寻求心率统计的原因。

  常见的心率计有两种原理:一种是谐振式一种是光电式。谐振式是感应压力的变化从而测量脉搏,光电式是利用了血液对近红外光线吸收的特点。而手机摄像头测量脉搏和光电式的原理很像。血液也会吸收可见光。当心脏挤压,血管中血液流量增加的时候,更多的可见光被吸收,摄像头会拍摄出较暗的画面;当心脏放松,血管中血液流量减少时,可见光被吸收的较少,摄像头里采集的图像也会变得更鲜红。交替的明暗变化通过App处理后就变成脉搏次数了。

可穿戴心率检测的几大技术难点

  当前可穿戴设备的一个技术难点就是数据监测的准确性差,因此,高精度检测算法在可穿戴设备整体解决方案中的地位亦显得举足轻重。硬件PCBA材料和尺寸、功耗、性能、成本的兼顾,使得传感器等关键器件、高精度算法、数据平台等成为可穿戴电子产品设计的难点。尤其在智能腕表的硬件尺寸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一定要小而紧凑,另外很多个性化的设计方案中要求使用柔性材料可以方便其外观的扩展设计。
  心率检测方案使用ADI的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蓝牙模块,算法可扩展性强。主要通过算法的优化,监测在各种运动状态下,例如慢走、快走、慢跑、快跑、爬楼梯、打羽毛球等心跳频率,实现在运动状态下HRV(心率变异性)的动态监控。另外还有睡眠监测的模式可以让MCU处于休眠状态,以达到省电的目的。其他的功能如血氧、血压的监测功能实现当前都在开发中。
  另一个技术难点是精准,采用玉成研发的运动心率解决方案在静态与医用心率测试仪对比,精确达到医疗设备级别,本产品的该项性能,将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除了静态检测,动态心率的监测适配各种运动场景的切换做法,也是关键技术之一。在运动状态下,运动心率解决方案能适应各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测试。


相关新闻